【環球熱聞】年會報道 | 產品齊放、痛點待解,機構如何輸送新養料?
2023-01-04 10:41:01 |來源:藍鯨財經
12月22日,由藍鯨教育主辦,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特別支持的2022第六屆藍鯨教育大會,在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B座9層成功舉辦。
本次大會以“守正·耕新”為主題,與教育同仁一起回顧2022年教育行業的發展,探索新模式、新生態、新思路,尋找未來發展的機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大會上半場開設以“產品齊放、痛點待解,機構如何輸送新養料”為主題的圓桌論壇,參與嘉賓包括利亞德會議及教育事業部總經理董國光、作業幫硬件產品負責人桂麟、綠蘿心數副總裁孟鵬、小度科技教育發展業務部總經理劉悅。本次論壇由涂思美育創始人、CEO陳柯伊主持。
以下為圓桌論壇內容精要:
涂思美育創始人、CEO陳柯伊:感謝各位,我們從第一個問題開始。“雙減”政策已經一年多,在這一年多的實踐中,學生的學習場景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尤其對“局、家、校”各個主體分別帶來了怎樣的挑戰?
圖丨涂思美育創始人、CEO陳柯伊
利亞德會議及教育事業部總經理董國光:“雙減”之后,學生在家里的學習時間和安排給家長帶來很大的挑戰。許多家長和我一樣,在教導孩子成長的能力上有不足,所以我們特別希望機構能給予支撐。同時,家長也更加關注如何提升自我綜合素養,來實現更好的家庭教育。我覺得政策變化對家庭最核心的影響是,家長的教育綜合素養得到提升。
圖丨利亞德會議及教育事業部總經理董國光
作業幫硬件產品負責人桂麟:在我看來,近一年關于家庭和孩子學習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伴學,家長和孩子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多,對家長的教育能力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戰;另一個是效率,本質上家長無法替代老師教育的能力和效率,家庭學習時間變長的情況下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無限接近在校學習的效率,是問題的關鍵。
圖丨作業幫硬件產品負責人桂麟
綠蘿心數副總裁孟鵬:“雙減”政策出臺,對每個孩子的自主學習意識都提出了很大的考驗,對家長提出更大挑戰,也給整體教學系統帶來變革。大部分家長已經不具備教授孩子學科類知識的能力,那么能做的只有讓家長提升做好家長的能力,讓家長做好家校共育工作,給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和成長空間。歸根結底,學習對于每一個孩子來說,都是他們自己的事情。
圖丨綠蘿心數副總裁孟鵬
小度科技教育發展業務部總經理劉悅:“雙減”之后,一方面家長的需求并沒有變化,甚至在教育方面的焦慮感會更強;另一方面,在強烈的焦慮感之下,家長對于課外輔導解決方案的需求更加急切,要求也更高。這給我們賽道內的玩家提出了一個挑戰,就是能否針對這樣的大背景,提供更加多樣化的解決方案。當需求變強時,解決方案會發展得更快,這是我整體的感覺。
圖丨小度科技教育發展業務部總經理劉悅
陳柯伊:各位嘉賓也是家長,回到家中第一時間能感受到用戶的直接需求。這一年半,隨著需求變強,市場產品也越來越多元化,但“有而不用”的局面依然存在,供需失衡的問題突出。在各位看來,從科技到學生學習成果之間,我們還可以做哪些努力?
董國光:教育既是名詞又是動詞,本身是一個復合的詞。科技則更加復雜,傳統上我們對科技的理解是“技能”,現在對科技的理解則變成了“素養”。就我們觀察來講,有些學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設很完備,但是實際使用率卻不高。造成“有而不用”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科技產品的前端設計離教育有點遠,不貼合實際;另一方面,實際執行過程中,老師的科技素養水平不足的情況也屢見不鮮,所以產品設計和素質提升要同步走。這兩年,國家也開始注重提升老師的綜合素質水平,我認為未來會更好,現下只是一個暫時性的階段過程。
桂麟:不只是教育領域,整個3C市場甚至互聯網領域內,很多產品都是單個案例,很快就消失了。我認為,行業要真正挖掘用戶需求,不能風來了就跟風,風走了就舍棄這個產品。聚焦到教育領域,找到產品能如何契合用戶的場景需求非常關鍵。
此外,教育本身是泛場景化的,上下游多維拓展很重要。現在,不僅在學校、家里,甚至車上也能聽一聽、學一學。所以除了教育本身,在硬件、互聯網科技等教育相關上下游行業加大投入,是未來能做出更好基礎設施的必備條件。
孟鵬:從心理行業發展看,大家可能會覺得,學校的心理項目就是場室建設。2017年-2021年,全國確實在興建心理場室,大到兩三百萬,小到兩三萬的項目都有。但基本建設完成后都呈現“束之高閣”的狀況,因為學校大多在完成檢查任務,對于心理健康工作開展的全貌并不清晰,誰用、為什么用、怎么用、要達到什么效果都不是很明晰。科技類設備輔助工作提升,本質的東西卻不能丟。學校的心理課到底上沒上?孩子的心理成長檔案建沒建?定期的心理普查有沒有開展?師資隊伍的建設有沒有堅持?這些工作做好了,才能給高科技、高成本的心理設備注入靈魂,讓它們不再是一堆冷冰冰的器材。
劉悅:我們的初心是要把已有的AI技術和教育更深入地整合在一起。傳統的學習設備確實很容易讓孩子閑置在家里,所以小度以語音交互為起點來做智能硬件,希望可以讓用戶發揮硬件的真正價值。在實際使用中,我們非常驚喜地發現語音交互可以有效提升孩子和設備的互動。基于自然語言的交互,讓孩子更愿意表達。
除了語音交互,技術和教育結合還有很多發揮空間。事實上,近幾年視覺交互技術發展迅猛,VR/AR讓孩子跟設備之間的交互變得更加有趣,這也是我認為接下來技術可以和教育結合的一個點。學習本身是反人性的,如何讓辛苦的事情變得盡可能有趣?我覺得這是教育和科技可以探索的一個點,我們也在不斷嘗試做很多交互體驗的革新,希望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喜歡上我們提供的設備。
陳柯伊:剛剛各位提到了幾個關鍵詞,比如契合,我們希望讓科技更好地契合內容,讓科技不只是一種形式。剛才提到了有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趣可以讓互動更加頻繁深入。我是做博物館教育的,疫情這三年我們做了很多線上課程,原來的線上課程大多是PPT形式,現在我們開始用VR場景帶孩子線上看。在此過程中,我們發現孩子的互動性和互動頻率都有非常明顯的提升。這是我生活中的一個小案例,也想請各位嘉賓分享在賦能一線學校師生中,是否有印象深刻的案例?帶來了哪些啟發?
董國光:利亞德主業是做屏幕,做教育信息化設施設備的。我們過去只關注展現形式,近年逐漸開始關注展現內容,也和很多做AR、VR和元宇宙的生態伙伴開展合作,合作中發現,把三維內容和大屏幕結合在一起后,上課效果非常好。過去我也有疑慮,擔心三維內容能否給學生帶來新變化,但不得不說年輕人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很強,這樣的內容形式恰好迎合了他們的興趣點,他們喜歡挖掘新技術,并熱衷于將學到的知識通過大屏幕分享出來。這兩年,我們把三維內容和大屏結合,在中小學進行課程創新展示,為提升課程的體驗感帶來了很大幫助。
桂麟:作業幫有億級和知識相關的數據,在賦能學校上,我們一個主要板塊是自動批改。自動批改能極大緩解老師的批改壓力,我們的批改準確率在行業內也算是首屈一指。而批改時間和批改精力的節省,只是一個開始。對于每個孩子的錯題,我們都能進行詳盡分析,讓孩子準確了解錯因。這對學生和老師都是一個高效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批改快,提升也快。
孟鵬: 江蘇宜興市是綠蘿服務了四年的地級市,從最開始的測評云服務、到后來的大數據分析預警,再到雙平臺驅動,宜興市教育局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管理方面的水平不斷提升,人力成本也隨之下降。今年上半年當地領導出差北京提到:“老孟,在綠蘿預警系統的支持下,今年我又救了6個孩子。”在一次全國心理健康教育高峰論壇中,一位教育局領導提到,“作為一個行政領導干部,300萬、500萬投入到心理健康中是值得的。只要救回一個孩子的生命,這項工作都有價值。”但心理工作不是西藥,無法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它需要真正沉下心來,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項工作,營造好氛圍,影響一屆又一屆學生,用時間去踐行國家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任務。
劉悅:近期,小度也在和一些學校討論合作的可能性。不光是校外,校內我們也發現了很多機會和痛點。例如批改方面,老師們希望有一些技術可以幫助他們,同時也期待有雙師的角色,這和小度想做的智能助手是非常契合的。這方面,我們還在跟學校一起共創。未來,希望小度能作為老師課堂上的雙師助手,讓孩子獲得更多知識。
陳柯伊:聽了各位的分享,我們可以看到,對于未來的教育場景,除了技術和硬件的結合、效率與興趣的提升,我們實際更希望看到科技產品真正治愈人心。隨著科技和教育聯系愈發緊密,各位心中是否設想過未來的教育教學圖景?那是怎樣的?
董國光:之前有一個觀點是“宇宙皆學校”,也就是說我們對未來教育的憧憬是走出學校,向生活學習、終生學習。我不希望孩子只把學校學習當成全部學習過程,現在教育更多應該宣傳終生教育的理念,宣傳走出學校、向生活學習的觀念。無論做科技教育還是科技服務,從業者都要向善,科技向善,為人的終身成長服務。
未來中國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競爭也就是教育的競爭。所以全行業所有人都是教育參與者,都要在教育工作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桂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整個中華民族的崛起就是民智的打開。我特別喜歡作業幫的使命——讓優質教育觸手可及。談到對教育的愿景,我認為首先要做到優質教育的普惠,優質內容要讓更多孩子、更多家庭享受到。而且,教育應該是有關人生全方位內容的系統,不僅有應試教育,還有素質教育、人生經驗等。
產品形態上,我認為沒有一款產品能夠覆蓋用戶的所有需求。教育一定是分場景、分學科、分年齡段的,未來的教育行業也必然是百花齊放的。
孟鵬:疫情三年的線上教學,雖說是無奈之舉,但也對信息化教學的發展起到了提速作用。外壓之下,教育系統摸索出了一套相對穩定的線上教學模式。未來學校或許會對教書和育人做更加清晰的模式分解,不一定在校內或者班內就完成教書,可能會有更靈活的教學模式、教學空間去搭載。同時,未來學校的線下工作將會在育人方面承擔更多職能,如何提高學生的人際關系能力,如何培養學生更優秀的綜合素質,如何建設更完整的人格……這些工作可能需要在學校內,在人與人的溝通、協作、配合下完成。
劉悅:我認為,未來教育和科技將結合得更加緊密,結合速度也會越來越快。疫情和“雙減”政策讓這一過程變得更加迅速,現在很多智能化技術都應用到了教育場景中,我覺得接下來一個趨勢是這種結合會更快滲透到整個教育場景中。
在我看來,技術實際上沒有那么神奇的功效,更多是提升教學環境效率。未來教學環境中,技術可以賦能學校更好地提升效率,這也是我們做技術的人能為教育做的重要努力。
而且,國內教育資源分布不平衡的現象依然突出,偏遠山區的孩子無法享受到一線城市的教育,技術能在其中做一個補充,把優質教育內容輸送到偏遠地區,更好地幫助實現全國范圍內的教育公平。
陳柯伊:謝謝各位嘉賓的分享,大家都是各自細分賽道的精英,從某種程度上,我們的方向是怎么樣,孩子們接受的教育就是怎么樣。科技加速了時代的發展,速度越快,方向就越重要。像我們做美育,就希望孩子在動心起念處就能夠向真、向善、向美。確定了正確方向,我們才能用好科技力量,實現真正的“宇宙皆學校”,在更深更廣的生命探索中不斷前行。
接下來的問題是分別提給幾位嘉賓的,第一個問題給到董總。剛剛提到了教育信息化,尤其今年教育信息化迎來了全面的利好,對此利亞德做了哪些布局?未來利亞德教育希望打造怎樣的教育信息化產品矩陣?
董國光:準確來說,利亞德教育產品這幾年從工程產品逐漸向標準產品轉變,標準產品包括教育照明、教育一體機、智慧黑板等。圍繞家庭、教室、會議室這三個空間,我們在產品上做到云端一體,軟硬件一體和音視頻一體,形態上也從傳統的工程產品變成標準的流通產品。
其中重要的是云端一體,我們和騰訊、羅技等生態伙伴合作,打通了云端的教學和會議。我們還做到了光顯一體,光環境對于孩子的健康很重要,而顯示也是光的一種。我們希望客戶買到的產品是一個綜合形態的解決方案,這就是我們所打造的一體化的產品矩陣。
另外,這幾年,我們的客戶范圍從原先的高教客戶向中小學、職業教育延伸。學校各場景解決方案,也是我們提升整體教育信息化能力的一大關注點。利亞德教育基本做到了(理論)課堂與(實踐)課堂、教學與管理、現實與未來一體化的智慧校園建設所有顯示應用場景的全覆蓋。
最后也感謝大家關注利亞德教育的產品動態,我們未來還將持續為行業推出更多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期待與行業伙伴一起打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教育生態,謝謝。
陳柯伊:第二個問題給到桂總,上個月喵喵機一次性發布四款新品,今年作業幫圍繞喵喵機的動作也很多,想請問接下來作業幫會有哪些具體規劃?
桂麟:感謝對作業幫硬件的關注,作業幫硬件的核心在場景,我們要求每款硬件產品都是爆款,今年喵喵機不辱使命,確實每款都是爆的。同時,我們要打造作業幫和喵喵機雙品牌,作業幫的核心主題是AI賦能教育,優質內容結合AI 技術,應用在不同的學習場景中,幫助孩子和家長提質增效。
剛開始,喵喵機是一個叫“錯題打印機”的小產品,用于記錄孩子平時的錯題。今年,喵喵機除了小尺寸打印機,還推出了A4打印機,更符合孩子平時作業的篇幅尺寸,不僅可以打印錯題,還能在較大的紙面上反復練習。
接下來,作業幫和喵喵機還是要圍繞孩子的完整學習鏈條和多元化學習場景,不斷細化六款產品的使用場景,精進內容。這六個場景是我們看到現在孩子接觸最多的,先將孩子的學習效率提升,之后也會延伸至孩子的健康、心理等方面。我們想做的是一個基于孩子學習、生活、健康的生態。
陳柯伊:謝謝桂總。二位都提到了學習場景中更高效的設備和更豐富的體驗,對家長而言也是非常需要的產品。而心理健康是每位家長關心的問題,目前綠蘿心數將人工智能、大數據、可穿戴等先進技術,融入學生心理測評、分析與服務之中,這些新興的技術在幫助我們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帶來了怎樣的幫助?是否有案例可以分享一下?
孟鵬:我先分享兩個數據,《2022年中國抑郁藍皮書》顯示,30.28%的青少年正在承受不同程度抑郁情緒的煩擾,其中人際關系和學業壓力是兩個主要原因。每次參加圓桌論壇,綠蘿都是非常另類的組織。同行都在為中國教育信息化發展、教學質量提升、實現教育均衡努力,而我們就是在他們提供的高質量環境中,保證孩子健康成長。另外,5月北醫六院陸林院士報告指出,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青少年心理疾病患者增長率達到30%,這兩個數據,一個代表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低齡化和普遍化,一個代表了重癥患者率增加,這對我們所有做教育的人都是一個警示。
綠蘿能做什么?作為專注從事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研究的高新技術企業,綠蘿堅持以理論研究為基礎,以大數據技術為核心,以服務為形態幫助全國教育局、學校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以及心理健康管理能力。建立一套完整的心理健康工作體系,幫助孩子健健康康地輸出。
基于這些,有關我們用到的技術,首先是專業測評,包括大數據算法和新的計算模型。綠蘿用三年時間研究理論,為國內重新梳理和修訂了一套更符合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測評的工具;其次是嚴謹的干預路徑,許多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測評是為了測而測,而不是為了預防和提早干預。我們做的不僅是幫你測,還告訴你后面該怎么做,通過更加嚴謹的干預路徑和時效保證,讓心理健康干預、轉介工作少走一些彎路;最后是夯實報告系統,現在綠蘿只要通過17分鐘的學生測評就可以直接輸出校級、年級、班級、個體、家長報告,并且為局端提供危機大數據分析和發展性大數據分析,心理健康工作及學生心理狀況清晰可見,全面提升區域心理健康工作管理水平。
未來,我們還要重點提升幾個方面,第一是把課程做好,綠蘿聯合清華大學積極心理研究中心推出了心理健康課,方便孩子獲得完整的體系化心理健康知識;第二是幫助教師群體提升能力,在教育部指導下,綠蘿心數搭載了“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行動”國培計劃進修資源,助力全體教師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我們還聯合國家心理健康衛生協會推出“青少年成長測評與輔導”專業能力認證,賦能建設心理教師隊伍;最后回歸到家長,綠蘿心數為學校提供可持續的家校共育工作開展路徑、陪伴式教學模式,幫助家長提升心理健康意識、提高家庭教育能力、與孩子建立有效溝通途徑,通過自我提升培養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
綠蘿心數努力為全國教育局及學校乃至各個家庭提供心理健康管理錦囊,助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發展,為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陳柯伊:謝謝孟總,孩子健康永遠是家長最關注的問題。我們日常做美育時也有類似的安排,通過畫畫和科技數據測評展示孩子心有所向但口不能言的想法,可以讓家長更好了解孩子的狀況。最后一個問題給到劉總,在科技領域,以小度為主的物聯生態表現非常亮眼,那么在教育領域,小度目前的產品矩陣達到了怎樣的規模?對于教育,小度有怎樣的野心?
劉悅:我們想做的事情一直沒有變化,就是希望給孩子提供一個人工智能教育助手。在這個過程中,硬件更多只是一個載體。截至目前,我們基本上達到了百萬級設備的規模提供給孩子們使用。
在做產品時,我們發現家長非常期待有一個解決方案能幫助輔導孩子學習,同時又要求這個智能設備是可管可控的。所以,應該為孩子專門設計一些智能設備,這是接下來小度想做的,也呼吁整個行業往這一方向發展。
例如疫情期間,孩子在通用平板上網課,或用家長的舊手機跟老師互動,這都不是很好的解決方案。通用設備更多為成人設計,我們希望能專門為孩子設計智能設備,里面有孩子們需要的學習內容,也有很好的健康防護。在這個方向上,家長和行業應該越來越認識到,孩子需要一款專門為他設計、適合他的智能學習設備。
陳柯伊:這是一種因材施教、因人配設備的思想。從各位的分享中可以看到,人是環境的產物,我們不斷在優化孩子們的學習場景,提升視覺、聽覺、交互體驗。我們遇到不同問題,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科技不只是解決現有問題,也應該讓現在一些問題不再是問題,或者說讓問題消失,使孩子能在更加健康安全的環境下自由、健康、快樂地探索。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環球熱聞】年會報道 | 產品齊放、痛點待解,機構如何輸送...
2023-01-04 -
每日速看!市場避險情緒持續回升 黃金價格大幅上漲
2023-01-04 -
【世界熱聞】為什么自己格外小心了,最終還是“陽了”,這3個...
2023-01-04 -
全球熱消息:冰箱真的能殺新冠?美菱用實力打破質疑
2023-01-04 -
今日熱搜:轉發皮海洲《《華泰證券擬再融資280億元 券商吃飯...
2023-01-04 -
今日熱聞!鍵凱科技: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0103
2023-01-04 -
環球關注:微信支付、支付寶再警告:嚴打這些行為
2023-01-04 -
2023年A股最大的利好,小散翻身的機會來了?
2023-01-04 -
每日播報!2023年被外資買爆的第一只股票來了 兩大消費龍頭接...
2023-01-04 -
郵政銀行定期存款非本人能取嗎? 郵政銀行定期存款取出規定
2023-01-04 -
銀行卡能不能辦理副卡? 銀行卡有錢取不出來怎么辦?
2023-01-04 -
為什么一類卡還有限額? 銀行卡被限制金額怎么辦?
2023-01-04 -
銀行卡顯示無效卡什么意思? 銀行卡顯示無效卡什么原因?
2023-01-04 -
銀行大額取款必須提前預約嗎? 銀行柜臺人民幣取款辦理規定
2023-01-04 -
銀行理財利率一般是多少? 理財贖回的份額等于實際拿到金額嗎?
2023-01-04 -
CES 2023將引入元宇宙和Web3專場
2023-01-04 -
每日快訊!董責險成標配?337家A股上市公司購買,費率、投保率...
2023-01-04 -
世界簡訊:美指昨日探底回升 金價震蕩1840
2023-01-04 -
全球短訊!*ST計通連續4年虧損或將終止上市 因虛假記載遭處罰
2023-01-04 -
黃金承壓震蕩通脹不確定性高企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