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云鑒粵|解碼廣東一季度工業經濟:持續投資“新賽道”,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已占“半壁江山”-世界熱點
2023-04-24 22:51:26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丁莉 廣州報道
4月23日,廣東省統計局發布一季度經濟數據,工業經濟表現亮眼。
(相關資料圖)
一季度,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0.9萬億元,同比增長1.4%,增速由負轉正,比1—2月增速提高2.9個百分點。
尤其是,廣東的工業投資增速卻遠遠高于全國。一季度,制造業投資增長27.8%,先進制造業投資增長30.5%,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35.1%。相比之下,全國制造業投資和高技術產業投資分別增長7%和16%,廣東高出20.8個百分點和19.1個百分點。
實際上,自開年以來,廣東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全省各地比學趕超、賽龍奪錦,重倉布局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努力邁向價值鏈高端,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實現從制造大省向制造強省跨越。
在受訪專家看來,廣東一季度工業經濟表現亮眼,足以證明,要想保持競爭力,就要投資高附加值、技術密集型的制造業,進一步向價值鏈的中高端邁進,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這是廣東制造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工業投資瞄準“新賽道”
今年以來,廣東省工業增加值呈現先降后升的趨勢。1-2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1.5%;而一季度,廣東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0.9萬億元,同比增長1.4%,這表明3月份廣東工業情況恢復良好。
數據背后,一些細節尤其亮眼。今年一季度,新興產業已經成為廣東工業增長的重要動力。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55%。新能源裝備、智能制造裝備、智能節能型家電增速分別達21.8%、9.5%、7.5%。
這要得益于對工業、新興產業的投資,廣東持續發力“新賽道”。
今年以來,廣東各市之間展開了一場投資“競速”。廣州提出,到2023年“力爭工業投資超1800億元”的新目標;深圳提出,大力實施工業投資倍增計劃,全年推動支持1200家以上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佛山提出力爭工業投資增長15%以上;東莞計劃全年完成工業投資1200億元以上;江門和珠海則都在力爭實現工業投資超千億元的目標……全省各地發力工業投資,釋放出“制造業當家”的強烈信號。
特別是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巴斯夫一體化基地、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中海殼牌三期乙烯、陽江國際風電城、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汕尾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及工程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快速推進或投產,廣東現代化產業“脊梁”挺起新的高度。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灣區經濟與產業規劃研究所所長安然表示,當前,全球制造業格局正加速調整,誰能在新發展格局下率先于先進制造業中“淬煉”成長,誰就能涵養發達的“根系”,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廣東加大對工業尤其是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就是看準了這一根本邏輯。
從國際競爭和科技變革的趨勢來看,未來的發展不再取決于簡單地拼土地、拼價格、拼勞動力,在高質量發展要求“制造”向“智造”轉變的當下,要將發展的重點聚焦在投資發展“新賽道”上。
出海“新三樣”折射升級路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觀察發現,今年以來,廣東省工業增長情況與外貿出口數據存在明顯的正相關性,出口結構優化背后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廣東制造業升級,廣東在全球產業鏈條中的位置逐步向高價值環節攀升。
對照發現,特別是出口數據在3月份回升明顯,由1-2月的同比下降10.4%,轉變為一季度的同比增長6.2%。其背后透視著廣東制造在全球產業鏈條中角色的加速轉變,曾經的世界工廠已經在諸多新興領域占據頭部地位,不斷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環節攀升。
“近期,美元升值導致東盟貨幣出現15%-25%的貶值,但人民幣并未出現明顯貶值。這也導致東南亞出口價格優勢更明顯,對相關產業構成吸引力。”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會長王理宗認為,傳統產業轉移也是導致1-2月份工業增加值短期下降的原因。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劉國宏也認為,受人工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珠三角部分的消費電子、紡織服裝等成本敏感型行業開始轉到東南亞。
從長遠看,這種產業轉移反而加速了中國產業格局的優化調整。劉國宏表示,“一些企業在向外轉移制造環節的同時,在國內增設或保留了關鍵研發環節,并通過工廠外遷規避了貿易摩擦等風險阻礙,為產業爭取了更大的空間。”
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廣東的出口結構實現了優化調整,一季度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出口分別增長10.5倍、50.5%、1.2倍。
受此驅動,一些傳統3C企業也開始迎合市場需求,向汽車電子等領域轉型升級。以東莞市樂琪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為例,總經理呂成威透露,企業目前已開始進行儲能方面的技術積累,近期已接到了立訊、比亞迪等行業龍頭的訂單。
“向新能源電池方向轉型是相關企業發展的大勢所趨。”王理宗表示,廣東省在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方面起步較早,且傳統的消費電子產業也為廣東省奠定了雄厚的轉型基礎。“目前,廣東已培育了一批龍頭企業,并形成了完成的產業鏈條,聚集效應明顯,這是降低成本、暢通信息、激發新動能的重要前提。”
王理宗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增長的潛力來自海外市場,要順利實現2023年目標,當務之急是幫助制造企業解決海外訂單問題。“一方面,要推動貿易便利化,鼓勵更多企業前往海外參展,加快數字貿易等新模式;另一方面,要抓住RCEP等多邊貿易機遇,并加快雙邊貿易談判,不斷開拓新市場、新客戶。”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撥云鑒粵|解碼廣東一季度工業經濟:持續投資“新賽道”,先...
2023-04-24 -
鈞達股份(002865)2023年一季度報點評產
2023-04-24 -
友發集團民生證券、工銀瑞等多家機構于4月21日調研我司|環球視訊
2023-04-24 -
【世界播資訊】圖解中富電路一季報第一季度單季凈利潤同比減28.74%
2023-04-24 -
好戲運味臨清來——深度攻略,提前解鎖臨清首屆文化戲劇節盛...
2023-04-24 -
觀天下!“21世紀卓越董事會”圓桌對話:三大資本工具助力中...
2023-04-24 -
歐股一線|歐股主要指數集體上揚,陰霾初散“三重挑戰”依然...
2023-04-24 -
標普:未來12個月合生創展集團流動性惡化的風險降低
2023-04-24 -
“五一”漲價退房上熱搜 民宿亂象怎么管?
2023-04-24 -
新華文軒(00811)與成都銀行簽訂專項業務合作框架協議
2023-04-24 -
成交額連續15日突破萬億元 連續調整后大盤有望逐步企穩
2023-04-24 -
江西銅業股份(00358)擬發行不超過150億元的公司債|環球微速訊
2023-04-24 -
焦點快看:通達宏泰(02363)正考慮一項可能進行供股的有條件計劃
2023-04-24 -
天天短訊!宇邦新材最新公告一季度凈利增79.49%至3612.69萬元
2023-04-24 -
匯川技術:一季度凈利同比增4.15%
2023-04-24 -
環球快訊:【風口研報·洞察】歷史上TMT大年中的調整時間、幅
2023-04-24 -
星輝娛樂:通過第三方軟件推進實施AI技術的應用 不
2023-04-24 -
盛天網絡:2022年凈利同比增77.66% 擬10轉8派0.5元
2023-04-24 -
天天資訊:現場集中服務會方便商戶
2023-04-24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 火星全球影像圖發布
202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