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京津冀協同促發展 區域發展指數持續提升
2022-12-28 12:36:56 |來源: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12月28日訊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測算結果顯示,2021年京津冀區域發展指數為138.9,較上年提高7.7點。其中,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協調發展是主要支撐力量,三個分指數分別為153.0、153.0、141.6;開放發展和綠色發展指數提升較快,較上年分別提升19.9和8.5,是推動總指數上升的主要因素。
2014—2021年京津冀區域發展總指數
(相關資料圖)
一、創新動能持續增強,創新水平不斷提高
區域創新發展指數為153.0,較上年提高5.5,創新產出和創新效率提升明顯。
從創新投入看,2021年,京津冀區域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3949.1億元,較上年增長14.6%。區域R&D投入強度達到4.1%,較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北京保持在6%以上,繼續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天津和河北分別為3.7%和1.9%。區域每萬常住人口R&D人員全時當量為51.6人年,較上年增長3.2%。從創新產出看,截至2021年底,京津冀區域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為42.1萬件,較上年增長3.2%。區域技術合同成交額9079.6億元,較上年增長14.1%。區域每萬常住人口擁有有效發明專利38.2件,較上年增長3.5%;北京穩居第一,為153.5件;河北增長最快,較上年增長22.2%。從創新效率看,區域每億元R&D經費的專利授權為105.6件,較上年增長10.1%。
二、協調發展顯現成效,要素資源加快流動
區域協調發展指數為141.6,較上年提高2.6。區域間聯系更加緊密,要素流動加快,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縮小。
從區域協調看,隨著交通一體化深入推進,三地空間聯系日益密切,京津冀區域空間聯系強度較上年上升11%。從城鄉協調看,區域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進一步縮小,其中,北京由2020年的2.51:1縮小至2021年的2.45:1,天津由1.86:1縮小至1.84:1,河北由2.26:1縮小至2.19:1。從要素流動看,三地企業在區域內跨省(市)設立分支機構數量快速增長,2021年為7453家,較上年增長14.1%。京津研發、河北轉化格局積極推進。2021年北京流向津冀技術合同成交額350.4億元,較上年增長1.0%,中科院、天津大學、鋼鐵研究總院等13項京津重大科技成果在河北轉化落地,項目數占河北省級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總數的1/5。
三、綠色發展持續發力,協同治理逐步深入
區域綠色發展指數為153.0,較上年提高8.5,綠色生產、生態環境改善取得積極成效。
從綠色生產看,區域能耗持續下降,2021年京津冀三地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較上年分別下降3.1%、5.1%和6.7%,北京能耗最低,河北下降最多;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逐步擴大,占能源消費總量的8.8%,較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從生態環境看,2021年京津冀地區PM2.5平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較上年下降15.6%;192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達到或好于Ⅲ類的斷面比例為70.4%,較上年提高8個百分點;區域森林覆蓋率為35.5%,較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四、開放發展逐步恢復,對外經貿較快增長
區域開放發展指數為119.3,較上年提高19.9,進出口與利用外資有所恢復。
從對外貿易看,2021年區域貨物進出口總額為6874億美元,較上年增長35.5%。其中,北京為4709.9億美元,較上年增長40%;天津為1325.7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4.7%;河北為838.5億美元,較上年增長30.1%。區域高技術產品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為28.7%,較上年提高4.7個百分點。從利用外資看,2021年區域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額較上年增長9.6%,京津冀三地分別增長7.8%、13.8%和13.4%。
五、共享發展穩步推進,居民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區域共享發展指數為127.6,較上年提高1.8,基本公共服務共享和基礎設施共建拉動作用明顯。
從基本公共服務看,區域人均重點民生領域財政支出持續增加,2021年為7261元/人,較上年增長3.2%;京津冀三地支出之比由2020年2.49:1.60:1縮小至2.47:1.75:1。區域每千常住人口擁有衛生技術人員9人,較上年增長9.6%。從基礎設施建設看,三地積極建設以軌道交通為骨干的多節點、網格狀、全覆蓋的交通網絡。北京大興國際機場2021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500萬人次。區域公路網更趨完善,高速公路里程密度由2020年的474.6公里/萬平方公里提高至2021年的487.5公里/萬平方公里。京張高鐵、京雄城際、京哈高鐵京承段等建成通車,京唐、京濱城際加快建設,區域鐵路里程密度由2020年的484.9公里/萬平方公里提高至2021年的498.0公里/萬平方公里。38條公交線路實現跨市域運營,總里程2700余公里,日均客運量超過27萬人次。從社會保障看,區域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8211萬人,較上年增加48萬人。
標簽閱讀
-
國家統計局:京津冀協同促發展 區域發展指數持續提升
2022-12-28 -
原B站副總裁王昊已加入智聯招聘任CTO
2022-12-28 -
【新視野】交通銀行錢斌:金融機構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和服務能力...
2022-12-28 -
世界實時:云游戲的2022破局、新生、元宇宙
2022-12-28 -
全球看點:養殖行業系列報告之一市場是否還有豬周期?
2022-12-28 -
環球精選!2022-12-28——原則上一天一貼,24h小時
2022-12-28 -
今日熱議:今天太陽能,銀星能源漲停,港股的光伏電站股華潤電力
2022-12-28 -
血氧儀賣脫銷!A股相關板塊火了:這家公司強勢20%漲停
2022-12-28 -
五糧濃香·癸卯兔年生肖酒上市,憑什么成就五糧濃香酒三大標桿?
2022-12-28 -
環球頭條:盛銀消費金融副總經理、首席風險官任職獲批
2022-12-28 -
倒計時|富而喜悅一年一渡開啟僅剩最后4天!
2022-12-28 -
全球快播:大洋電機推“領航計劃二期”員工持股計劃,布局新...
2022-12-28 -
環球熱議:公告息一、公告精選傳藝科技控股孫公司簽鈉離子動
2022-12-28 -
天天新動態:游資最近不行啊1、方新俠在中油資本里12月13號
2022-12-28 -
焦點播報:主力資金凈流入與凈流出個股排行榜
2022-12-28 -
今日觀點!有關“白肺”“變異株” 五問五答!
2022-12-28 -
產品、技術、品牌多維向上 北汽藍谷邁入高質量發展期
2022-12-28 -
金價微調美聯儲加息預期放緩
2022-12-28 -
美元走勢影響市場 黃金TD持續上漲
2022-12-28 -
每日頭條!又一匹地產黑馬?全年拿地超600億元,廈門國企建發...
202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