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平安派駐方正證券董事李巖:方正證券有"三好",未來定是另一番氣象
2023-03-09 19:54:01 |來源:券商中國
2月28日,方正證券召開2022年業績說明會,這是中國平安入主方正證券后的首場業績會,也是中國證券行業2023年首場券商業績會。
中國平安提名進入董事會的董事李巖亮相業績會。履歷顯示,李巖曾在中國平安、平安人壽、平安證券以及平安理財等諸多崗位任職,而今擔任方正證券董事、執行委員會委員、副總裁兼財務負責人,以及董事會秘書等要職。
近日,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為此特意專訪了李巖,關于他本人對方正證券的印象、從平安集團到方正證券后他的職責使命、平安集團對方正證券未來的賦能、平安證券與方正證券同業競爭問題的化解,李巖也都一一進行了回應。
(資料圖)
李巖表示,2014年至2021年這7年由于股東的原因,方正證券經營環境歷經波折,但這不改方正證券是一家好公司的事實,而且現在的狀態和前景更是一路向上,亦是去年上市券商中少數利潤正增長的公司。
李巖表示,中國平安派他到方正證券,主要就是分管財務并擔任董秘,因為財務管理和戰略規劃是平安較強的領域,可以給予方正證券更多賦能;而作為董事,則需要做好股東和方正證券之間的溝通融合,目標是幫助方正證券從過去不容易的環境中快速恢復,越來越好。
方正證券有“三好”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今年1月9日股東大會表決通過,您已順利進入方正證券董事會。您對方正證券的印象是怎樣的?
李巖:我覺得方正證券是一個值得被市場認知的證券公司。它的年齡和中國平安一樣大,都是1988年成立的,目前35歲。
方正證券有它自己的特點,但是2014年至2021年7年間,因為股東等原因,把它折騰得有點慘,但現在觸底反轉,前景光明。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具體展開講,您對方正證券過往、現在的認知怎樣?
李巖:從我的角度來看,方正證券有“三好”:公司本身好、現在的狀態好、未來前景好。
首先,公司本身好方面,方正證券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有比較好的兼容性。
回頭看方正證券的歷史,其實就是不斷收購兼并的歷史。2002年,方正集團拿下浙江證券51%股權,后續更名為方正證券;2008年5月,湖南的泰陽證券風險爆發后,方正證券吸收合并泰陽證券;2014年,方正證券又收購了民族證券。
可以說,方正證券一路從東到西、從南到北,把浙江證券、泰陽證券、民族證券的所有人都匯合在一起,但是在整個過程中,方正證券核心管理層,以及一些業務的培育和發展基本上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反而持續發展壯大。說明方正證券適應能力很強,有很強的兼容性。
其次,公司本身好方面,方正證券的學習變革能力比較強。
在過去的7年,因為只能靠自身努力,方正證券內部有非常強的學習變革能力。
此前證券行業管理費、手續費較高,日子相對好過,但方正證券卻要“走起來”,讓員工到外面去展業,包括與銀行、保險合作,以及嘗試4S店模式等,進行海量獲客,現在方正證券客戶量達到了1400多萬,在券商中排名第八。
之后,方正證券又想到“包產到戶”,讓能力較強的客戶經理去承包和發展固定的客戶,可以給客戶提供基金等多種產品,員工的能力、熱情和收入都上來了,自然也就“富起來”了。
后續進入到財富管理轉型階段后,方正證券開始發展投顧團隊,給客戶提供財富管理方面的投資建議,投顧團隊現在超過2600人,可以說目前逐漸在“強起來”。
正是方正證券這種強變革能力,才使得公司真的能夠“走起來、富起來和強起來”。
來方正證券后,我還發現它的集中運營和變革做得很到位。例如,方正證券有380多家網點,與行業其他券商不同,方正證券沒有設分公司,去掉了一切中間環節,是極度扁平化的管理方式,甚至有些突破管理極限。而借力科技手段,使得總部的指令能非常及時、準確傳達下去并執行。
綜合來看,我觀察發現,輾轉南北、歷經2014年的高光時刻,又經歷了7年蟄伏,但是方正證券的業務部門、中臺和后臺等內部文化不錯,比較簡單、務實、市場化、執行力強,是一家基本面、能力、隊伍、文化和DNA都很不錯的公司。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除了方正證券本身公司質地外,您覺得它目前的狀態和未來前景如何?
李巖:方正證券目前狀態不錯。眾所周知,這些年困擾方正證券發展最大的問題就是股東問題。但從2021-2022年底,股東的問題逐步解決,由此連帶產生的風險、融資和聲譽等方面的包袱,現在也已經卸載得比較干凈了。
可以說,方正證券現在的股東是“豪華陣容”,前三大股東分別是中國平安、社保基金和中國信達,股權結構落定了,也很清晰。
過去幾年因為股東問題,方正證券的資產負債表被“封印”了,很難獲得國有大行授信,主要通過資產抵押等方式融資。在完成工商變更后,方正證券資產負債表逐漸打開,例如在融資上,此前方正證券融資規模小,融資成本都在4%以上;去年發了一支私募債和一支小公募債合計募資60多億元,新發債成本已經降至3.3%,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再看業績方面,去年一、二級市場都不太景氣的情況下,方正證券的業績還是不錯的,歸屬于股東凈利潤21.48億元,同比增長17.88%;屬于上市券商中少數利潤保持正增長的券商,凈利潤已經連續5年保持增長,達到6年新高。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方正證券成為少數利潤保持正增長的券商,您覺得原因是什么?
李巖:我認為核心在四個方面。
一是方正證券的存量風險已經出清,歷史包袱卸下;而且風險管理夯實,去年有效規避了信用風險,沒有新增風險。
二是過去經歷的股東紛爭、資產負債表受限等,對方正證券反而是件好事,這使得方正證券在資金使用、配置和效率方面變得更精細和穩健。去年高配債券,收益率亮眼;低配股票,下半年基本空倉,有效規避了市場波動對利潤的沖擊。
三是過往持續培育的業務,比如私募股權基金、投行等紛紛結出成果,開始有明顯的利潤貢獻。
第四則是持續的成本控制和運營提效,也開始釋放管理紅利。
來方正證券有兩個角色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進入方正證券后,對方正證券的預期前后有什么變化嗎?
李巖:我之前在中國平安的集團、保險、證券和銀行都工作過,來方正證券之前是平安理財的財務總監。
從我進入北大方正集團重整項目工作組算起,到正式進入董事會也有一年多了。隨著對方正證券的了解逐步加深,發現這家公司無論在組織隊伍、經營管理、業務模式,都有不錯的根基和特色。這是一家歷經波折、苦盡甘來、觸底反轉的公司。是一家值得被市場發現、發掘的公司。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作為中國平安的代表,您到方正證券帶著怎樣的期望和使命?
李巖:我在方正證券有兩個角色:高管和董事。
高管角色是財務負責人和董秘,這是平安比較強的領域,在經營管理和戰略規劃方面希望可以賦能到方正證券。
就董事的角色而言,除了正常的董事的責權之外,還要起到橋梁的作用,促進中國平安與方正證券在溝通和協同上更為順暢。其實,不僅僅平安,其他股東包括社保基金、中國信達的董事也基本都扮演這樣的角色。最終目的都一樣,就是要幫助方正證券從過去不容易的處境中一步步恢復,發展得越來越好。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您對方正證券目前領導班子的印象如何?
李巖:我認為方正證券的領導班子是很市場化的,也是伴隨其收購兼并過程不斷發展、補充和壯大的,在困境中也有著較強的凝聚力和競爭力,公司業績能實現逆市增長也是公司上下一起齊心協力的結果。
方正證券未來定是另一番氣象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在緊跟國家戰略和服務實體經濟方面,方正證券有哪些作為?
李巖:這方面我們私募股權管理子公司方正和生投資做得比較突出。
方正和生按照“四個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相關領域的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支持前沿關鍵技術攻關;堅持價值投資和產業鏈投資,堅持投創新,投綠色,投早投小投長期。
到去年年底,方正和生的累計認繳規模已經有160億元,去年4家公司IPO成功上市,6家公司報會,6單退出,而且未來一段時間已投項目還會逐步進入收獲期,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也會充分顯現出來。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券商研究所被一些券商視作成本部門,您如何看待券商研究所的定位?
李巖:我認為研究所對于一家券商來說還是很重要的。券商的機構服務業務要么是銷售驅動,要么是交易驅動,要么是研究驅動,如果研究不夠強的話,肯定是不行的。
現在行業內都重視研究業務發展,有些券商研究所不僅做賣方,還要兼顧內部服務,我認為這個大方向是對的,方正證券打造大型綜合類研究所的定位也不會變。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未來方正證券的戰略方向是怎樣的?有怎樣的預期?
李巖:方正證券的戰略目標是“成為財富管理特色鮮明、高質量發展的大型綜合類券商”,這需要有效落實“快速發展、高效經營、揚長補短”的經營方針,積極把握機遇、擁抱變革。
在“快速發展”方面,財富管理、投資交易、投行、資管等業務要輪番發力,實現快速發展,提升市場份額,持續打造新引擎。
在“高效經營”方面,股權結構清晰后,資產負債表要進一步打開,通過優化資產配置,盤活沉淀資金,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資產收益率,依托科技賦能,提高利潤率。
在“揚長補短”方面,主要是要借助各個股東的賦能,依托各家股東在生態場景、金融科技、管理機制、機構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去發展。我想方正證券的未來肯定是另一番氣象。
嚴格依照監管要求解決同業競爭問題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進入方正證券后,如何看待中國平安旗下的平安證券,兩家是否可以互相協同和賦能?
李巖:我覺得兩家公司都是好公司。平安證券也很有特色,在行業里是一匹黑馬。
我們的目標是為了幫助方正證券越做越好,因此在很多方面可以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如果某方面都做得好,那就強強聯合;如果一方更強,那就做好協同,揚長補短。現在基本是這樣一個邏輯,后續還需要因地制宜,持續探索。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中國平安最終仍然要面對“一參一控”的問題,平安證券與方正證券同業競爭的問題,這個怎么辦?
李巖:對于同業競爭問題,方正證券會與各方一起,在維護廣大股東尤其中小股東利益的前提下,嚴格按照監管部門的規定和指引,合法合規開展相關的工作。后續有新的進展,我們會及時告訴大家。
但同時,不管在何種情況下,相信中國平安、社保基金、信達等股東方和投資人會在業務生態、金融科技、經營管理、系統平臺、機構服務等多方面對方正證券進行全面賦能,快速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隨著新股東的落定,目前已經初步展現出了效果。
校對:蘇煥文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獨家專訪!平安派駐方正證券董事李巖:方正證券有"三好",未...
2023-03-09 -
中國交通建設(01800):中交集團擬向中交天和增資1.34億元
2023-03-09 -
世界快消息!IPO觀察|“戒癮第一股”善康醫藥仍無產品營收,...
2023-03-09 -
關注:財報金選丨越秀房托公布2022業績,廣州IFC寫字樓和酒店...
2023-03-09 -
江西證監局:各私募聚集區要切實增強風險防控意識
2023-03-09 -
民富國際(08511):已成立民富(廣東)網絡科技 主要從事提供互...
2023-03-09 -
歐洲央行維勒羅伊:法國通脹將在上半年見頂
2023-03-09 -
焦點速讀:天源環保(301127.SZ)簽署竹山縣城鄉垃圾污水綜合...
2023-03-09 -
好歡螺婦女節宣傳文案引爭議 標題被指侮辱女性
2023-03-09 -
工業富聯加碼國內高端智能制造 贛州園區預計5月投產 年營收...
2023-03-09 -
中聯重科(01157):“20中聯01”全額回售并將于3月13日摘牌
2023-03-09 -
天天短訊!香港證監會譴責都城國際期貨 并處以罰款十萬港元
2023-03-09 -
全球資訊:中國光大水務(01857)完成發行第四期超短期融資券
2023-03-09 -
3月9日晚盤:黃金td下午收盤414.80元 關注晚間重要財經數據
2023-03-09 -
世界播報:3月9日金市晚評:美聯儲未來通脹有望繼續降溫 黃金...
2023-03-09 -
TOM集團發布2022年全年業績 股東應占溢利1.42億港幣
2023-03-09 -
全國人大代表劉靜瑜:構建更加健康、持續發展的新能源產業生態
2023-03-09 -
全球快看:志存鋰業在浙江成立供應鏈公司 注冊資本5000萬
2023-03-09 -
視焦點訊!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 昂利康股價大幅拉升超7%
2023-03-09 -
【世界時快訊】3月9日揚州金店黃金502元/克 鉑金403元/克
202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