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熱門:劉榮榮:“乞丐房”為何在韓國流行
2023-06-30 08:56:03 |來源:環球時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期,“乞丐房”(聊天室)在韓國引發熱議。這類聊天室在韓國最大聊天軟件Kakao Talk上有幾百個,受到二三十歲年輕人的追捧。在聊天室里的年輕人互稱“乞丐”,在群里共享節約秘訣,公開消費記錄,接受群友監督,乘坐出租車、買杯咖啡、吃兩個雞蛋都會被當作奢侈消費遭到群友批評。這既是韓國年輕人對貧窮的自嘲,也是韓國經濟現狀的折射。
首先,經濟低迷迫使韓國年輕人勒緊褲腰帶。受全球經濟下行、美聯儲激進加息、半導體出口驟降等影響,韓國出口自去年10月起已連續8個月下滑,自去年3月起連續15個月出現貿易逆差。韓國作為一個出口導向型國家,出口額占GDP的比重達40%。出口不振致使經濟低迷,韓國央行對今年GDP的預期僅為1.4%。而在經濟蕭條導致的經濟痛苦指數中,15-29歲年輕人在所有年齡段中最高。“乞丐房”正是年輕人通過縮減開支應對經濟不振的體現之一。
其次,低就業率讓年輕人收入減少。韓國經濟衰退導致企業裁員、減薪,青年就業人數減少,失業人數增多。韓國29歲以下就業者從去年11月到今年4月連續6個月減少,減少幅度是26個月以來的最大值。即使被雇用,也主要做兼職或臨時工,收入減少在所難免。
再次,物價上漲導致年輕人購買力下降。韓國物價在2019年和2020年還保持1%以下的上漲率,但去年飛速上漲5.1%,生活物價指數上漲6%,這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值。其中,油價上漲22.2%,水電費、燃氣費上漲12.6%,年輕人消費支出占比較高的住宿、飲食、交通分別上漲5.5%、7.6%、9.7%。伴隨物價上漲,囊中羞澀的年輕人不得不精打細算。
最后,高利率導致年輕人債務激增。疫情期間,韓國股票、房地產和加密貨幣價格大漲,飽受經濟不景氣和就業難之苦的年輕人興起“舉債投資”熱潮,加上全租房和月租房的保證金大幅上漲,年輕人的負債激增。2022年29歲以下青年的負債增加率為41.2%,創下歷史最高紀錄。為了抑制通脹、穩定金融市場,韓國央行自去年4月起連續7次加息,基準利率從1.25%漲到3.5%。今年一季度非消費支出中的利息支出比去年同期增加42.8%。年輕人的收入相對較少,很難應對利率上調增加的負債,甚至有很多人無力償還債務。去年申請個人破產重整的人中,二三十歲的占比為46.6%,刷新歷史最高值。
“乞丐房”這種追求極度節儉的消費方式儼然成為韓國年輕人的另類流行文化。從一定的視角看,它有著相對積極的一面,讓年輕人減少不必要的支出,也可以讓他們通過分享個人的節約行為,獲得同伴的支持和安慰,提升成就感和滿足感。但是,如果長期壓抑消費欲望,年輕人的情緒壓力將逐步增大,容易出現抑郁,屆時將引發更多社會問題。同時,消費不足也會成為韓國經濟發展的障礙。
雖然年輕人的經濟困境受到韓國歷屆政府的關注和重視,但解決起來并非易事。今年6月,針對青年的就業、居住和資產問題,韓國政府又推出多項新措施,試圖緩解低收入青年的實際困難。在就業方面,為待業青年提供量身定做的“青年挑戰支援政策”,提高青年的就業意愿和就業能力,并根據參與時間的長短,在結業后給予50萬-250萬韓元補助。在居住方面,一年內最多可提供240萬韓元租金補助。在資產管理方面,推出“青年飛躍賬戶”,政府根據青年的收入和每月的存款金額,在銀行利息的基礎上,向他們提供3%-6%的補助利息,鼓勵年輕人存款,幫助形成穩定資產。韓國地方政府也新推出一些實惠的青年補貼政策。例如,首爾市為青年提供房屋中介費和搬家費補助,每月提供20萬韓元月租補助,提供交通補助,推出“希望雙倍青年存折”,為待業青年提供300萬韓元補助等。不過,也有人質疑這些政策是“面子工程”,韓國政府只是急于推出政策拉攏青年,并未對其可行性進行充分調研。此前就因為政策受惠群體的選拔標準模糊而出現爭議,還有些政策或因預算問題半途而廢,或因不切實際難以取得實效。更何況,一次性的補助政策只能解一時之需。
韓國年輕人的經濟問題是一個系統性、結構性的問題,并不是發放補助就能徹底解決的,還需從實現社會公平、提振經濟、創造優質就業崗位、改善教育體系等方面進行全面改革,韓國政府任重而道遠。(作者是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環球熱門:劉榮榮:“乞丐房”為何在韓國流行
2023-06-30 -
文學雜志介紹_中國作家 文學刊物相關內容簡介介紹
2023-06-30 -
每日信息:6月29日基金凈值:富國高質量混合最新凈值0.7732,跌0.88%
2023-06-30 -
今日看點:服裝制作材料及生產技術管理(對于服裝制作材料及生...
2023-06-30 -
中天證券完成高層調整 董事長總經理接連變更
2023-06-30 -
高盛五年來首次錯失全球頭號并購顧問桂冠 迄今交易金額2370億美元
2023-06-30 -
傳信生物“委身”百克生物,融資寒冬下Biotech并購大幕開啟
2023-06-30 -
【動脈嚴選新品鑒第21期】芙索特醫療:脊柱三維數字化診斷與...
2023-06-30 -
建溢集團(00638)公布年度業績,虧損2.94億港元 同比盈轉虧
2023-06-30 -
焦點信息:【機構調研記錄】長城基金調研澤璟制藥、九典制藥等...
2023-06-30 -
廣州發展(600098)3.1億股限售股將于6月30日解禁上市,占總股本8.75%
2023-06-30 -
快訊:【機構調研記錄】泓德基金調研德賽西威
2023-06-30 -
泰永長征(002927)45.71萬股限售股將于6月30日解禁上市,占總股本0.2%
2023-06-30 -
7月1日啟動,這些熱門方向又要加開列車啦!_天天頭條
2023-06-30 -
全球要聞:200位科學家拍出來的黑洞,對我們意味著什么?
2023-06-30 -
6月29日基金凈值:華安媒體互聯網混合A最新凈值3.211,漲0.31...
2023-06-30 -
科技昨夜今晨 0630:騰訊微信團隊發布關于高校費率最新聲明...
2023-06-30 -
市場集體失誤 AI浪潮爆發前夕投資者選擇擁抱債券|動態焦點
2023-06-30 -
何氏眼科遭股東減持 行業競爭激烈考驗商業模式
2023-06-30 -
猛料三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臨近,多款機器 焦點熱訊
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