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牽手滴滴,各取所需還是報團取暖?
2023-08-30 08:55:25 |來源:節點財經
文 / 四海 出品 / 節點商業組
最近,小鵬汽車上了三次熱搜。第一次上熱搜是因為G6發布,第二次上是因為得到了大眾的投資,昨天是第三次上熱搜,這次是因為小鵬汽車將以約54億元人民幣的總對價,收購滴滴的造車項目。據了解,雙方將共同推出代號為 “MONA” 的新品牌,劍指15萬元級別的市場。
(資料圖片)
這不禁讓人想起,何小鵬稍早之前在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的那番表態:小鵬汽車有信心在最主流的 15 萬元級市場推出全自動駕駛汽車?,F在看來,滴滴就是小鵬汽車進入15萬元市場的跳板。
2025年是業內普遍認為的新能源市場的臨界點。在臨界點到來之前,小鵬汽車已經開始在產品、銷量、資源等方面“狂飆”,以期拿到更多籌碼。
01 小鵬“援助”滴滴,沒有人是“冤大頭”
據何小鵬透露,無論是和大眾還是滴滴的合作,都是小鵬汽車(簡稱小鵬)根據自己的戰略,主動去合作和布局的。既然是主動合作,必然有驅動小鵬主動談合作的理由。這個問題與一個話題直接相關,那就是誰在合作中付出、誰受益。
節點財經認為,從付出與收益的角度切入,獲益更大的是小鵬。
與小鵬相比,滴滴投入到“造車”上的時間點晚了約三年。2018年,滴滴聯合31家汽車制造、零配件制造、新能源、車聯網等領域的企業組成了洪流聯盟。
洪流聯盟是滴滴與汽車行業的合作橋梁,滴滴希望通過它可以與汽車產業鏈上下游達成合作,共建汽車運營商平臺,推進新能源化、智能化、共享化的產業發展。
不過,滴滴一直表示不造車,也不謀求成為未來最大的汽車運營商??梢姡蔚螌ζ嚇I務十分謹慎。
節點財經認為,直接造車并不是滴滴的最優選。
一方面,造車是吞金巨獸,蔚來創始人李斌曾表示沒有200億不要上牌桌,而彼時的滴滴雖贏得了網約車市場的競爭,但還未盈利,同時需要發展其他新業務,資金上并不富裕。
另一方面,造車并非滴滴的長板所在,滴滴需要踩很多坑、交很多學費。而且網約車市場的規模遠沒法和C端市場相比,恐怕不足以讓滴滴實現規模效應。
然而,滴滴和華為一樣,雖堅決不造車,但還是沒少投入。
滴滴汽車業務的代號為“達芬奇”,為了做好業務,滴滴在開曼群島設立了一家全資子公司,從事智能電動汽車研發。根據公告,截至6月末,其凈資產為9.37億元,還未盈利。在2021年和2022年,其虧損規模呈擴大趨勢,從7.63億元增長至26.38億元。一季度,滴滴自身的虧損為12億元。
對滴滴來說,至少在財務層面,小鵬接手達芬奇項目可以減輕它的投入壓力。同時,雙方將合作造車,滴滴也并未失去參與造車的機會,一舉兩得。
對于小鵬來說,這次合作的益處體現在銷量和財務上,這主要體現在幾個交易細節中。
實際上這次合作有對賭的成分,接受對賭的一方是滴滴。
小鵬沒有采取支付現金的方式完成收購,而是增發股份。據小鵬港股公告,小鵬擬向滴滴最多增發 9113.179 萬股,約占擴大后股本的 5%。每股價格為協議達成前 5 日的小鵬港股均價,即 64.03 港元,總對價為 58.35 億港元。
滴滴想要拿到這5%的股份,需要滿足四個條件,四個條件中有三個和MONA的銷量有關。
可見,對滴滴來說,最確定的收益只有交易達成當天小鵬增發的5800多萬 A 類普通股,約合37.24億港元。如果想拿到更多股票,只能按時完成“業績”。
另外,據小鵬總裁顧宏地在溝通會上透露,小鵬和滴滴實際達成了連續兩年下限為10萬輛,上限為18萬輛的年銷量對賭協議:這兩年匯總,當年銷量超過10萬輛時,滴滴將開始獲得小鵬增發的股份,當銷量達到18萬輛時,能獲得最高增發數量,如超過這一銷量,不再額外增發。
對賭背后,是小鵬把滴滴的利益與自己捆綁在了一起。如果發展順利,滴滴能拿到股份,也能享受股份上漲帶來的溢價,因此它沒有理由不賣力。
小鵬則以較低的投入換來了更大的回報。
眾所周知,汽車行業有極強的規模效應,對小鵬這樣的新勢力來說,如果能借助外力擁有規模效應,對業績和銷量都有幫助。一旦銷量達到一定規模,小鵬在供應鏈上的話語權就更強,就能拿到更低的成本價,有利于盈利。
尤其是,目前小鵬的銷量和業績情況都不算好。
小鵬的收入來源分為汽車銷售和服務及其他兩部分,其中汽車銷售的占比超過90%,如果銷量表現不佳,小鵬的收入模型就會坍塌。今年二季度,小鵬的收入為50.6億元,同比下降31.9%,銷量為2.3萬輛,同比下降32.6%。通過這次合作,小鵬提前鎖定了超30萬輛的銷量。何小鵬對 MONA 的首款車很有信心,認為 10 萬輛以上的年銷量目標 “很保守”。
02 汽車市場博弈升級,新勢力將更務實
在達成交易前,滴滴對造車的態度是矛盾的。一方面,滴滴對“造車”二字一直諱莫如深,程維曾直言“滴滴堅決不造車”。另一方面,滴滴在2016年就成立了自動駕駛團隊,這比一些“全職”造車的新勢力還要早,可見滴滴在汽車業務上有自己的想法。而讓滴滴對造車諱莫如深的原因在于,業務進展不順利且前景不明朗。
2020 年 6 月,滴滴首次向公眾開放自動駕駛服務,這為滴滴的汽車業務奠定了初期的發展基調,即做自動駕駛。此后,滴滴與理想汽車和比亞迪達成過合作,合作的內容和模式與和小鵬的合作類似,但效果并不好。
其中,與理想的合作并未走到量產階段,滴滴本想借助理想的產品能力做一款MPV,定位優享市場專用車,但雙方理念不合。滴滴與比亞迪合作的目標則是借助后者強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做一款針對快車市場的車型,但量產車的銷量不及預期。按照規劃,滴滴希望 D1(合作車型)每年能向市場投放5萬輛,連續投放5年。2021年至今,D1 的累計銷售量不超過5萬輛。
滴滴之所以在猶豫的同時,在內外兩邊下注,原因在共享化是汽車市場未來的方向之一。微博CEO王高飛對互聯網行業的上下半場做過一個概括:互聯網上半場是各做各的,下半場是你做我的,我做你的,然后等到發現適合自己的,再形成新的平衡。當汽車的軟件屬性越強,這個結論就越適合汽車市場。
可以說,汽車市場的競爭緯度比以往更多,銷量、品牌是一方面,共享化、智能化是等新趨勢是另一方面。
小鵬的選擇其實也體現了這一點。
車企做B端生意早已有之,并且這些車企都從中嘗到了甜頭。比如北汽新能源,在2019年之前,它曾連續多年蟬聯國內新能源市場的銷冠,主要依靠的就是包括網約車、出租車在內的B端市場。
在2019年之后,隨著網約車市場逐漸飽和、補貼退坡,讓北汽新能源的銷量一蹶不振,去年的銷量只有5.02萬輛,不到2018年的三分之一。
北汽新能源不是沒想過辦法,問題是長期以B端為主要市場的策略,給品牌帶來了負面影響,導致C端用戶不買賬。
新勢力中也有做B端市場的,比如威馬和哪吒,2020年,哪吒N01的B端銷量占比高達50%以上。目前,哪吒的B端銷量占比已經逐漸降低。
因此,對小鵬來說,與滴滴合作進入B端市場,討論的重點不應該放在B端市場會傷害小鵬的品牌。
原因有二,其一,哪吒已經大幅降低了B端市場的占比,說明車企從B端為主轉向C端為主,并未“此路不通”,只要產品力足夠,就有可能。其二,與北汽新能源相比,小鵬小鵬20萬-30萬地帶有P7 這樣的爆款,同時此次合作對外使用的是“MONA”品牌,與小鵬品牌做了隔離。
可見,小鵬的選擇足夠務實。節點財經認為,小鵬的選擇意味著新勢力在今后都將更加務實,這也讓汽車市場競爭進入了新階段。
節點財經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節點財經不對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小鵬牽手滴滴,各取所需還是報團取暖?
2023-08-30 -
破局兒童藥研發“無人區”:政策密集發力 創新藥供給迎加速度
2023-08-30 -
日本25年的通縮要結束了?
2023-08-30 -
【機構調研記錄】興銀基金調研金力永磁
2023-08-30 -
【新乳業】2023年半年度業績交流要點(2023-8-29)
2023-08-30 -
卓勝微2023 年中報點評業績環比改善,高端模組放量在即
2023-08-30 -
400億醫美巨頭,首現負增長
2023-08-30 -
經導早報丨2023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簽約33個項目;2023新...
2023-08-30 -
“超級月亮”+“藍月亮”今晚登場
2023-08-30 -
中心城區城市建成區面積增至774.32平方公里!鄭州又“長大”了
2023-08-30 -
國標《重要數據處理安全要求》征求意見:新的藍海呼之欲出,...
2023-08-30 -
富安娜炫“富”,砸36億元買理財產品
2023-08-30 -
PC復蘇道阻且長!惠普(HPQ.US)Q3營收同比下降9.9% 下調全年指引
2023-08-30 -
鐵貨(01029)發布中期業績 股東應占虧損6569.8萬美元 同比收窄15.6%
2023-08-30 -
九月歐皇游戲
2023-08-30 -
長江電力股票分析|近十年黃金標的,盡顯王霸之氣!
2023-08-30 -
【東吳七點半】創業板領漲提振人氣 行業個股普漲
2023-08-30 -
中信建投:長期來看 龍頭酒企競爭優勢將持續凸顯
2023-08-30 -
中信建投:政策底再次明確 科技中報風險落地
2023-08-30 -
在線家政維修服務“小病大修”等亂象何解?
202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