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達澳亞基金楊珂:在五個醫藥細分賽道中選公司
2023-03-08 08:48:00 |來源:藍鯨財經
在眾多行業中,醫藥領域的壁壘高,研究難度較大,但在近一兩年醫藥震蕩市中,消費研究員出身的楊珂管理的醫藥主題基金取得比較亮眼的成績。
楊珂2014年加入證券行業,最開始在廣發證券研究港股必選消費品,2015年加入信達澳亞基金,擔任醫藥行業研究員。2020年開始擔任基金經理,截至2月17日,她管理的信澳健康中國收益為73.00%,跑贏業績基準67.08%。2022年,中證醫藥指數下跌22.44%,信澳健康中國的收益為1.35%。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正值新一輪職工醫保改革,在當下時點,醫藥投資發生了哪些新變化?近期,信達澳亞基金經理楊珂在一場與投資者的交流中聊到了自己的看法。
從消費的角度看醫藥
消費、醫藥為代表的核心資產是受青睞的長坡厚雪好賽道。而醫藥板塊兼具消費的穩定性和科技的成長性,曾廣受投資者追捧。
在研究供需關系時,和其他行業不同的是,醫藥面對的是單一支付方,即——醫保。老齡化加深一方面帶來了醫藥需求爆發,另一方面也加深了支付方的壓力,因此,每一輪集中采購時,醫藥板塊總會應聲下跌。
在楊珂看來,醫藥板塊內部細分領域眾多,不同的板塊需要從不同的視角來看待。
金融學碩士背景的她,從財務模型的角度把上市公司分為3種模式:高利潤率、高周轉、高杠桿。她更偏好前兩者。
其中,管線驅動的創新藥和一些具有稀缺壟斷特質的中藥屬于第一種。比如,創新藥剛上市時毛利率和凈利率都很高,業績具有爆發性,在市場上具有壟斷性。
醫藥零售企業是高周轉模式,這類企業毛利率較高,但凈利潤率較低,所以需要不斷做大規模,提高規模優勢。
醫藥配送把藥從藥廠配送到下游醫院或者是零售藥店,業務壁壘較低。而下游醫院一般比較強勢,賬期也比較長,這意味著業績做得越多,需要墊資越多。這種以融資為驅動的商業模式可持續性較弱。
自下而上五個維度篩選個股
楊珂投資理念是自下而上精選個股進行長期投資,她篩選公司有五個維度,以此判斷公司的質地和成長的可持續性。
一是商業模式。她青睞壁壘比較高、具有壟斷屬性的標的,這決定它業績增長的可持續性。
二是競爭格局,尋找上下游議價能力強、新進入者威脅小、替代產品威脅小以及同行競爭格局良性循環的公司。
三是成長空間,這決定了標的增長的可持續性,她重點尋找高速增長且增長可持續的公司。
四是公司治理,她會花比較多的時間去考察管理層。比如說管理層是不是可信,是不是關注小股東的利益,剔除有嚴重管理瑕疵的公司。
五是財務指標。相比利潤表,她更關注是現金流量表和資產負債表。
在估值上,楊珂希望以一個合理或者偏低的位置去買入。通過追溯公司的歷史估值、估值和業績的變化情況,以及它歷史上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然后再綜合去判斷。而醫藥板塊成長性更高,整體估值偏高一點,所以可以容忍高成長可持續的公司一定的高估值。
看好五類醫藥投資方向
站在當下節點,楊珂從五類細分賽道中挑選一些質地好、估值也不貴的標的。
第一是創新藥,包括兩類公司,一類是研發管線組成的醫藥公司;第二種是醫藥研發外包服務公司,幫醫藥公司大規模生產進行代工、做臨床實驗的標的。研發外包公司旱澇保收,不用承擔醫藥研發失敗的風險,而且訂單會前置。
從定期報告來看,去年下半年,楊珂降低了創新藥外包企業的持倉。目前來看,創新藥研發外包服務目前處于行業下行期,在打價格戰,或正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
從監管上,我們看到,2021年7月,藥監局頒布臨床指導原則,希望藥企不要扎堆做同質化的藥品,要做真正有臨床意義的創新。此外,過去兩年在疫情影響下,藥企的一級市場融資遇冷,投資人對項目較為謹慎。去年三季度,行業基本面急轉直下。
加上之前的2019年至2021年,行業產能擴張,需求減少而供給持續增加,導致行業基本面發生一些影響。這或許是楊珂保持謹慎態度的主要原因。
第二類是醫療服務,疫情管控放開后受益較多,其中包括眼科、牙科、第三方檢測體檢、腫瘤醫院。目前有一些公司估值變貴了,基本面還有一些問題,所以需要再跟進。
第三是醫療器械,包括醫療設備、耗材、有進口替代邏輯的標的、有老齡化邏輯的標的等。從2018年以來,集采已經進行了七八輪,有些公司的估值一直被壓制,發展至今,集采對公司的影響正在減弱。
第四就是藥店。藥店本身是個融資驅動的商業模式,二級市場對融資驅動擴張有幫助。
針對近期多地在進行的職工醫保個人賬戶改革,楊珂認為短期內會給藥店帶來收入上的提升,但長期的影響還有待觀察。醫保改革的目的是將原來一部分個人賬戶的錢納入到統籌賬戶,藥店原來很大部分錢是來自個人賬戶的刷卡支付,短期內原來在醫院藥房刷卡現在可能會轉移到藥店,會帶來收入上的提升,不過這也是有限的,但隨著個人賬戶的錢變少,對于藥店或產生不利的影響。
第五就是偏醫藥消費屬性的,包括生長激素、過敏、近視的治療,還有一些稀缺壟斷型的中藥和疫苗。“醫藥消費過去幾年受到很大的影響,一是影響門診量;二是居民收入下降,抑制中高端的需求。隨著疫情放開,這塊的需求也在恢復。”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信達澳亞基金楊珂:在五個醫藥細分賽道中選公司
2023-03-08 -
環球聚焦:全面取消二手房、新房限售!這地持續出招,去年以...
2023-03-08 -
頭條焦點:大摩知名美股空頭:部分科技巨頭、Meme股或再下跌20%
2023-03-08 -
天天快消息!哪些該延續?哪些該優化?財稅專家解讀今年減稅...
2023-03-08 -
CrowdStrike(CRWD.US)盤后漲超6% Q4業績超市場預期
2023-03-08 -
自慰門
2023-03-08 -
每日熱聞!故事:保姆壞嗎,兒子取證
2023-03-08 -
天天快看點丨《后浪》上線兩年,B站依然「吃不飽」
2023-03-08 -
環球頭條:中鋁國際(02068)發布年度業績,歸母凈利潤1.13億元
2023-03-08 -
世界頭條:IPO項目平移大考后,投行完成率幾多?這些投行100%...
2023-03-08 -
拿度武神_拿度
2023-03-08 -
修護冰晶是什么_冰晶是什么
2023-03-07 -
環球報道:金選簡報|康緣藥業獲國家隊持續加倉,2022年現金分...
2023-03-07 -
天天微頭條丨SINCEREWATCH HK(00444)認為答辯人發出的終止通...
2023-03-07 -
天天動態:卓錦股份7名董監高先后離任 律師:受損投資者宜盡早索賠
2023-03-07 -
呷哺呷哺(00520)發盈警,預期年度凈虧損約3.2億元至3.4億元
2023-03-07 -
環球微頭條丨德國漢莎航空將新增往返中國大陸的航班
2023-03-07 -
英國央行曼恩:英國房地產市場出現復蘇跡象
2023-03-07 -
全球熱文:IMAX CHINA(01970)授出127.24萬份受限制股份單位...
2023-03-07 -
今日最新!Cowen:Moderna(MRNA.US)多個產品等待上市 維持150美元目標價
2023-03-07